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蘇如皋縣人。其品德、操守、文章、道義,皆足以作為末法時代世人的楷模。平常學習學問重視親身實行,心中只求盡自己的本分義務,不仰慕世間榮耀。所以進入翰林院之後,平常家居極為恭敬地侍奉雙親,希望盡到做兒子的職責。剛開始不了解佛是什麼樣的人?經典具有什麼道理?因此也依循韓愈、歐陽修、程頤、朱熹等文人之習氣而排斥佛法。國家改朝換代之後,心情沉悶非常無聊,常存有超脫出離此世界的念頭。

有一天,試著閱讀佛經,見到佛法的義理精微奧妙不可思議,理事圓融超脫世間,才了解佛是大聖人,其教理則有不可思議之事。不禁喜極而悲泣,惋惜數十年間如井底之蛙一般見聞淺陋。從此專心研究佛法,受持讀誦經典,以期能親證本有佛性,脫離六道輪迴。

是年六十歲,厭離世之心更加般切。正巧諦閑法師到達如皋縣講演《阿彌陀經要解》,沙元炳親自參加法會。於是知道淨土法門橫超三界,為一切眾生,皆可同時於現生證入不退轉之道。於是從此專修淨土行業,以期能夠往生西方淨土。

1924年,得讀《印光法師文鈔》之後,深心景仰,準備拜訪進見印光法師,後因生病未能實現。一直到將要臨終之前,與朋友談論到此事時,都認為是一件令人遺感之事。

年秋天,身體左腋罹忠惡性膿瘡,接著吐血,十二月十一日,病勢嚴重臥床不起,於是大略囑咐家事,非常後悔從前將廣福寺改為議會,並遷移佛像等事,自己曾有支持讚成的過失。命今他的兒子沙進拿出三千銀元,於東門的廣慧庵,改建佛殿,以懺悔從前的過錯。

又命令家中眷屬,日夜輪班在床前念佛,即使到了臨終,也是如此。又交代往生時不得預先為他沐浴更衣及哭泣等。入殮的衣服要用朴素的布衣,不要用綢緞。喪葬期間無論是祭祀神明及招待客人,都不能用酒肉食物。

又命家人請僧眾來助念,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於床前設置香案,供奉阿彌陀佛接引像, 自己則面對佛陀慈容,口念心憶都是阿你陀佛聖號, 專精一致,一概不提及其他的雜事。二十四日晚上, 病情更加嚴重,僧眾都來助念。沙元炳正念分明。跟隨大眾念佛之聲而默念。二十六日酉時(下午五至七時),突然往生,當時頗有異香,大眾念佛更加猛烈。經過兩小時之後,頭頂還有溫熱。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