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中醫診療

心臟病的中醫診療

心臟疾病在近幾年來始終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對國人健康是一大威脅。但是一般民眾多半不了解中醫對於心臟疾病其實是有相當不錯的療效。

【心率不整】可見於正常人、自律神經失調或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心瓣膜脫垂狹窄、神經傳導阻滯、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或其他缺血性心臟病…)的患者。

輕者,病患可能無任何症狀或只有自覺胸悶心悸不舒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嚴重者,則常伴隨有心臟輸出量不足或心臟衰竭等危急症候,導致生命危險。早期發現,及時防治是處理本病的最佳原則。

診察時病人的主訴是:氣喘明顯,無法下床走動。胸悶心悸,面色蒼白,語音低弱,前額微有冷汗,畏冷,手腳末端不溫。夜間頻尿,尿清稀量多。舌質淡白舌苔薄白潤。脈來濡散時有一代。

以現代醫學觀點看來,屬於明顯「心臟輸出量不足」,可能因心率不整或心臟本身的搏出功能減退所致。

中醫傳統辨證觀點則屬【心氣心血兩虛、腎陽虛】。治療時考慮本病病情較重,急者治其標,先以【回陽救逆法】(參附湯合真武湯加減),興奮中樞神經,提振心臟的搏出功能。患者的胸悶心悸氣喘竟在服藥後十五分鐘立即獲得緩解,馬上可以下床走路。

住院中醫處方:

吉林參一兩    焙附子三錢   炒白朮四錢   桂枝二錢

茯苓五錢      乾薑一錢     生白芍二錢   熟地黃五錢

當歸一錢半    龍眼肉二錢   遠志一錢     丹參三錢

補骨脂一錢半  鍛牡蠣五錢   杏仁二錢     葶藶子二錢

柴胡一錢半   黃芩二錢      枇杷葉二錢    *3帖

服藥三帖後,以上症狀消失大半,病情基本上已趨穩定。病人出院,再回到中醫門診。緩則治其本,再改以【益氣養血法】(炙甘草湯與冠心二號加減)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灌流,提高心臟組織的血流與氧氣供應,以確保心臟功能恢復正常。

門診中醫處方:

炙甘草五錢    桂枝一錢半   吉林參五錢    麥冬五錢

二仙膠四錢    丹參三錢     川芎二錢      赤芍三錢

檀香二錢      熟地黃五錢   當歸二錢      焙附子二錢

炒白朮四錢    茯苓五錢     遠志一錢      枳殼二錢

合歡皮三錢    柴胡一錢半   甘草一錢      *14帖

以上病例僅是諸多驗案中之一,臨床上對於各種心臟循環系統的疾病,在奇美醫院中醫部,中醫師治病除了遵循傳統的中醫法則依患者個人體質進行【辨證論治】之外,還會再參考醫學儀器檢查 (量血壓、抽血生化檢查、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核子醫學造影或心導管檢查) 的結果【辨病加減用藥】。以傳統中醫「辨證」精神為主軸,融合現代醫學「辨病」的實質,應用在臨床上,堪稱是治療心臟疾病最理想也最客觀的模式。以下為大家作一個簡介:

【辨證論治】

一、【心氣不足型】 症狀:多見於平時缺乏運動的學生或上班族。面色無華,稍微勞動則覺疲倦無力,頭暈頭昏,胸悶氣短,心悸自汗。 心臟功能輕微減退。舌淡苔白,脈細弱緩無力。

處方:四君子湯加減黃耆。

二、【心腎陽虛型】

症狀:多見於年老或久病體虛之人,心臟功能明顯減退。面色蒼白或灰暗,容易手腳冰冷。不定時發作心動悸,胸悶氣喘,喘不得臥,動則症劇。或見眩暈、胸腹脹滿、惡心嘔吐,腰酸足軟,小便不利,下肢水腫等症。舌淡苔白,脈沉弱或帶滑。

處方:參附湯加減龍骨牡蠣。或真武湯、苓桂朮甘湯加減。

三、【心脾兩虛型】

症狀:多見於有貧血體質的婦女,二尖瓣脫垂的患者也常見此症。平素睡眠品質不佳,失眠多夢合併心悸不安,健忘。疲倦氣短,食欲不振,面色黃白,蹲下站起容易有頭暈目眩等姿態性低血壓的表現。舌質淡紅,脈細弱。

處方:歸脾湯加減。

四、【心肺氣陰兩虛型】

症狀:心悸,容易驚慌,睡眠不安,眠中盜汗。乾咳痰少或多黏液。運動後則胸悶氣短大汗出,舌質偏紅苔薄而少,脈來結代或細數而濇。

處方:炙甘草湯加減。

五、【陰虛火旺型】

症狀:多見於長期熬夜、持續性精神壓力、更年期障礙或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稍微緊張或發怒就容易心悸,臉部潮紅發熱。煩躁失眠,明明很累,就是睡不著覺。頭暈目眩耳鳴,手足心熱,腰酸。舌質偏紅,脈來細數。

處方:黃連阿膠湯加減知柏地黃丸。

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 中醫部主任 許堯欽醫師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