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害皮膚紅癢睡不著

中醫口服+中藥膏內外治療助改善

【文/高雄長庚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鄭宇真】

66歲的陳先生是一位公司主管,原本退休後要開始享受生活,沒想到近來皮膚的問題,讓他退休後的生活從彩色變成黑白。

第一次來中醫門診時拄著拐杖一跛一跛的由太太攙扶進來,原來陳先生這一年來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手腳皮膚紅、癢、乾燥明顯,夜間也會癢到醒來,皮膚外觀讓他連夏天都穿著外套不敢見人。

陳先生先接受常規的西藥治療,效果並不顯著,而且治療期間的副作用反讓他的腿骨疼痛不堪,因痛放棄原本熱愛的登山活動。

聽著陳先生難過地訴說病情,其實這是許多頑固性皮膚病來中醫門診常見的光景。異位性皮膚炎雖常見於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發病,但少部分會延續到成年期,像陳先生這樣中老年發作的患者門診也不時可見,而且對於患者身心與社交活動都是莫大的壓力。

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的表現就是皮膚「敏感」和「癢」,尤其夜間更加嚴重,患者常因搔抓導致皮膚潰破疼痛,長期皮膚會慢性苔癬化而造成局部增厚粗糙,常好發在皮膚皺摺處,例如頸部、手肘彎、膝窩等處,中醫稱之為「四彎風」。

依照中醫證型急性期多為風熱與濕熱;慢性期則為血虛風燥和脾虛濕盛。急性期皮膚症狀以紅、腫、癢為主,搔抓後會有滲液、發熱疼痛,治療會以疏風清熱、利濕止癢為主,常用銀翹散、消風散等方藥;慢性期皮膚多為乾燥、龜裂、肥厚等表現,搔抓後會有脫屑,治療會養血潤燥、健脾除溼,可選用當歸飲子、除濕胃苓湯等。

除了配合口服中藥使用,我們會再搭配外用中藥膏如潤膚膏、青黛膏、或黃連膏等(附圖),內外兼治。其中潤膚膏可以保留皮膚水分,形成保護層,減少水分的蒸發,改善老年人因冬季乾燥所產生的龜裂刺癢。

另外飲食必須避免過於燥熱或冰冷的食物(如:烤物、炸物、辛辣之品、冰涼飲品等)、定期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有耐心的配合醫師的治療。

陳先生經過數月的治療後,原先紅癢乾燥的地方都已經轉為正常,也停用了西藥。若您有類似的皮膚症狀,也不妨來試試中醫藥幫助。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