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搔癢紅腫難耐

4茶飲緩解異位性皮膚炎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季節交替,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幅增多。中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疾病,最大的特徵就是癢,還容易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雖然不會傳染,但可依不同體質及藥膳茶飲緩解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一種文明病,據估計,全台目前約有300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肘部、膝部、膕(膝後窩)部,多為對稱性發作,故有「四彎風」之稱。

異位性皮膚炎 現代文明病

一般而言,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年齡層集中在2歲及6歲幼兒,另一個好發高峰則落在12~15歲青春期,若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演變為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包括:紅疹、搔癢、乾燥等,只要觀察發作部位,很少人會被誤診。

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由「正氣不足,濕邪」所引起。建議患者平日應注意皮膚衛生清潔,且避免芒果、筍、豬頭皮、香菇、蘑菇、鴨肉、鵝肉及不新鮮海鮮等發物,再同時搭配適當藥膳或茶飲,可使皮膚紅疹、搔癢狀況獲得緩解。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辨證 藥膳茶飲調免疫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從傳統中醫辨證,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可分4型,分別是風熱型、濕熱型、脾虛型、血燥型,原因是脾虛、胃熱,加上外來的刺激如溫度變化、冷風、飲食等,都會使不適症狀加劇,患者可依症狀喝茶飲緩解。所有茶飲作法都一樣,加水1000c.c.後,小火煮開即關火,待涼就可喝。

1.《風熱型需涼血》:喝紫蘇甘草茶

症狀:舌頭紅、舌苔薄白、皮膚紅腫,易全身發癢,抓破會流血。

作用:紫蘇葉能發散風寒、解毒解熱。

材料:紫蘇葉20克、甘草3克。

提醒:如果使用生紫蘇葉,份量還要再加重。

2.《濕熱型需清熱》:喝薄荷蜜茶

症狀:舌苔黃、糞便乾結、皮膚乾,抓癢會起紅斑、濕黏流組織液。

作用:薄荷葉能袪濕解毒、舒緩發炎;蜂蜜能潤燥。

材料:薄荷葉20克、蜂蜜5克。

提醒:糞便濕軟者不宜使用。

3.《脾虛型需除濕》:喝霍香陳皮茶

症狀:舌頭色淡、糞便濕且稀、皮膚暗沉,表面有水泡,部分結痂。

作用:霍香能化濕健胃、利氣,可以減輕皮膚發炎的情況。

材料:霍香20克、陳皮3克。

提醒:霍香有促進食欲的作用。

4.《血燥型需解燥》:喝防風甘草茶

症狀:舌頭色淡、舌苔薄白、皮膚乾燥、脫屑。

作用:防風能鎮痛解熱、袪風,甘草能舒緩肌膚紅腫發癢、抗發炎。

材料:防風12克、甘草3克。

提醒:首次使用防風會頭暈,使用過2次後就不會暈眩。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