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色身的愛縛

南天竺國,有個男子,皈依佛法,出家做比丘修道,這不是很好麼?但他有一種習氣,歡喜常常洗澡,又用蘇油等物,滿身塗抹,務使十分潔淨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十分講究。

總說一句,他是挺寶貴他的肉體的;可是佛門修持方法,最要把一切幻色妄境看得清楚,知道他是幻妄,不被他引起什麼愛憎好樂的情緒。因為這種情緒會纏縛正智慧,叫你迷而不悟故也。這位比丘,因為有色身的愛縛,所以修了好久,竟不能得聖道。自己不明緣故,聞得摩偷羅國有一位優波笈多尊者,是已得道的善知識,便登山涉水跑去請教。

到了那邊,得見尊者,照例禮了足,然後請問聖道。諸位讀者知道什麼叫「禮足」?原來是印度古昔的最敬禮,見了尊長,就在尊長的腳邊磕下頭去,自己頭到地時,捧起尊長的兩腳,放到自己的頭面或頭頂上接觸一下,把尊長的最低的腳,放在自己的最高的頭上,所以為最敬禮。

現在佛門的頂禮法,雖然各宗派略有不同,大概皆是頭與兩手兩腳一齊到地,再把手掌翻起來向上,意思便是捧起所禮的兩腳,頂到自己頭上,所以叫做「頂禮」也。

那時比丘見到優波笈多尊者,便是這樣的禮足。尊者是有慧眼的,明知他的病根由於色身的愛縛未除,便道:「你若能聽我的話,我便教給你聖道。」比丘自然很歡喜的答應著。尊者便帶他走入山中,運用神通,變出一株大樹來,叫比丘爬上樹去。比丘便努力爬樹上去,依著尊者所指,爬到一枝橫伸出的樹枝上,靜靜地等候尊者第二道命令。尊者又運神通,在樹下變出一個大陷坑,有一千節臂膀那麼大,一千節臂膀那麼深,比丘在樹上望見,嚇出一身泠汗。

心想:「早知道樹下有這大的坑,決不敢爬上來,可是師父為什麼要我冒這個險?」正嚇著想著,只聽得尊者在樹下厲聲喝道:「把你的兩腳放開。」比丘雖然嚇得慌,只是剛才說過聽從師父的話,沒奈何把兩腳慢慢放開,那兩手自然把握得更緊了。豈知尊者更喝令放開一手,比丘也勉力放開左手,單靠右手吊牢樹枝。

尊者又喝:「把那一手也放開。」比丘再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了,苦著臉哀告道:「師父慈悲,弟子若再放手時,這身子立即掉入深坑,準會跌成肉醬。」師父道:「咦!你剛說聽從我話的,怎麼一刻兒便違拗起來?」

比丘心想:「只要得聞聖道,這個身子便跌爛也算不了什麼。」這一個念頭,已消滅了色身的愛縛,那時他閉著眼,放開手,準備跌將下去;可是身子並不覺得飄蕩,許久還不曾跌到坑底。微微睜開眼看時,奇怪!還不是好好地站在師父旁邊,什麼樹呀、坑呀,一概不見了。

於是比丘恍然大悟:「樹與坑皆是幻化,虛妄不實,進一步推究,我這色身也是幻化,雖與樹坑有時間比較久暫的分別,其為虛妄不實則一也。」想到這裡,色身愛縛就不會再發生出來。尊者的神通力一一看得明白,就給他說法,比丘十分用功地聽受思惟,不久也證得了羅漢果。

一樣修道,「樂修」不如「苦修」。樂修者,境況富裕,服食起居一切舒適是也。苦修者,境況清貧,衣食用度一切刻苦是也。因為樂修可以助長愛縛,苦修可消減愛縛,愛縛不除,不得超出三界,故樂修不如苦修也。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