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闍世王歸命世尊

過去,世尊在王舍城弘化時,阿闍世王想求見世尊,於是動身前往佛所。

世尊知道大王要來,片刻後便出現,眾多弟子一同現身,圍繞於佛身邊。阿闍世王一見此景,心想:「我是外來的人,此時應當把自己保護好。」也叮嚀隨行的耆婆要保護他。

然而,就在須臾之間,大王便親眼見到一幅殊勝美好的景象:只見世尊相好莊嚴,無與倫比,具足慈悲、智慧、定力,宣說的法音猶如蜂王般微妙和雅;園林四週,花果繁茂,不染塵埃,許多比丘前後圍繞著世尊。

阿闍世王見到此景,頻頻回頭望向耆婆,問道:「在世尊頭頂中央的,是什麼?」耆婆恭敬稟告:「這叫做‘肉髻’。」又問:「這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耆婆回答:「這是經過累世修行所感得的善果,並非今生造作所得。」大王進一步追問:「是什麼因緣,能夠成就菩薩的果德?」耆婆說:「這是由於過去生修行功德所感召的清淨果報,依此受胎而來,依此成就此身。」

阿闍世王有感而發,說了一首偈語:「猶彼日明光,或有若干種,頂髻無有上,況復及餘相?顏貌已和悅,能仁無怯弱,已出此光明,照徹十方剎。」大王心想:「世尊相貌端嚴,身心寂靜安詳,一切圓滿相好皆已具足。他的相貌微妙無比,他的舉止威儀猶如須彌山一般安穩,不可動搖。世尊真是無上福田!我應當在此廣植善根。可是我貴為國王,怎能向他禮拜?他的身上沒有華麗的服飾,而我現在身上可是穿著王服、佩戴天子冠冕的。」

耆婆為了進一步啟發阿闍世王的善根,於是再向大王稟白:「若大王能降伏心中的憍慢,將來自能生於豪貴;若心存憍慢,就會生在卑賤之處。」阿闍世王思惟耆婆所說的話,息滅了憍慢心。

當阿闍世王走到精舍門前,心中感到非常歡喜,甚至全身毛髮都豎了起來。此時他生起出離心,心中沒有任何貪慾之想,五體投地,恭敬頂禮世尊,說道:「祈願世尊和比丘們慈悲,讓我的太子優陀耶波陀羅,也能像佛一樣一切功德圓滿成就。」阿闍世王並請教佛法要義,聽法後心生歡喜,又說了一首偈語:「如海無有邊,風吹水則動,聖尊不可移,今觀人中上,帝釋來拜手,及諸梵天眾,我今當尊敬,自歸命世尊。」

典故摘自《僧伽羅剎所集經·卷第三》

省思:

阿闍世王見到世尊,起初雖心存憍慢,但得善知識耆婆點化,息滅慢心,恭敬聞法,蒙受法益。憍慢障蔽了我們的清淨智慧,無形中形成種種障礙;若能時時自淨其意,覺察覺照,降伏憍慢煩惱,佛法入心,心中光明,所作所為自然皆是善法、功德,自能福慧圓滿。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