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掃落葉

秋風掃落葉

 

馬祖道一的親傳法脈弟子—百丈懷海在禪宗也是很有名的,而百丈禪師再傳下去就是~溈山~仰山了,就是仰山禪師的弟子,而百丈禪師有一位弟子非常聰明,名字叫│香嚴智閑,而這智閑禪師自從百丈入滅圓寂後,就跟隨大師兄~溈山靈祐學禪。有一天溈山對智閑禪師說‧‧‧

溈山曰:「聽說您在我們師父~百丈先師住世之時,口齒伶俐,師父問您一句,您答十句,師父問您十句,您答百句,這是您小聰明的地方。但是光憑這些佛學常識或知識是沒有什麼用的。」

溈山曰:「現在我再問您,父母未生以前,您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哇!平時只重視引經據典,考證東考證西,收集歸納及整理資料的智閑禪師,這時回答不出來了,只好拍拍屁股回到自己的禪房,並且用盡所有的精神及時間,翻遍了大藏經及禪宗祖師爺們所留下來的語錄、公案之類書籍,最後連參考書都用上了,就好像要赴京趕考或是大學聯考一樣的緊張又心煩(智閑的學佛及修禪方式,與目前許多學者派的「禪宗通」很像),可是就是找不到「本來面目」。於是香嚴智閑只好厚著臉皮,再回來找大師兄—溈山請教了。

溈山:「我實在無可奉告。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教給您的話,那是我的東西(指本來面目,佛性),並不是您的東西。」

香嚴智閑一聽大師兄說了這一番話之後,總覺得大師兄可能有意在隱瞞百丈先師所傳給他的「正法眼藏」,於是在傷心及一氣之下,就用一把火把自己身邊多年以來塞滿屋子的書籍、資料、文件都燒掉了,並且打算過比較單純及佛陀世尊所制定下來的叢林戒律生活,智閑禪師從此就垂頭喪氣,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於是離開了大師兄而過著簡單的雲遊僧生活。

就這樣雲遊四海,晃呀晃的,又過了幾年,來到了慧忠禪師的墓時,就築個茅草屋定居下來了,香嚴智閑倒像個孤兒一樣,心想同門師兄的情誼及過去在百丈師父那裏的快樂時光,不禁悲從中來。但是這樣也好,只怪自己學禪只學個「殼」似的,學一堆垃圾知識有什麼用,只會使六賊更加囂張罷了,現在倒好,什麼都放下了,粗茶淡飯的以大地為床,夜空星辰為被,以破爛的茅草屋為傘,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就這樣平平常常的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香嚴智閑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因為能將許多事都「放下」,心理就較為輕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漸漸的,一步步的,智閑禪師的心靈已達極純淨無邪、無分別心之心境,就是這麼的無心,其「我執」、「法執」才漸磨去破除,而以前執著又死咬著經典不放的智閑禪師就這樣由大自然來洗淨他「污垢」的心。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香嚴智閑,其很無心的又不知不覺的已經漸漸達到「心無所住」之意境了。

萬事俱足,只欠東風。當有一天香嚴智閑正在除草的時候,忽然括起了一陣風,智閑在除草中,撿到一片屋瓦,於是很無心的將這塊瓦片拋開,正好擊中了靠在牆邊的一整排翠竹子,而這一整排竹子劈哩啪啦的倒下去時,智閑禪師竟開悟,明心見性,即心成佛了。於是他作了一首偈語: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動容揚古路,不隨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香嚴智閑也是種種的機緣巧合及成熟,其心性自自然然的在「放得下」之幾年中,逐漸細膩專注,且精神統一,再加上平常心的灑掃進退,其實智閑禪師在開悟前已經不知不覺的修到六祖大師所說的「一行三昧」了。對於明心見性成佛者來說,大地萬物,一草一木,一花一物,無一不是法身佛,在禪者的眼中世界大地萬物即同如來,混然一體實無分別,而這「秋風掃落葉」也只是大地如來方便度了他而已,再加上眾生皆有佛性,也可以算是香嚴智閑的內在佛性「自性佛」度了他自己。

在那竹子倒下來時的清脆聲,這一排排的聲響,正好徹底的打破智閑禪師所剩下最後及最細微的「我執」,當然一般人我執及法執是很堅固的,但智閑禪師自從離開大師兄│溈山以來,卻不知不覺的在生活中,把「我執」磨去了九成以上,故機緣成熟時,早晚都會開悟。

所以現代修禪學佛的人,要多反省了,是不是您也該放下那一堆堆所知障、煩惱障、我見、邊見、斷見及法執呢?佛就在您心中,是您不識自心本性而已,才會冤枉流浪生死大海無量劫,我們一起以香嚴智閑的故事共勉吧!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