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

雷公藤

 

相傳“神農嘗百草,死於斷腸草”。幾千年來,人們對於神農的獻身精神,充滿了敬佩和惋惜之情。而這個傳說給“斷腸草”也抹上神秘的色彩。

 

蒲松齡的名著《聊齋誌異》中,有篇關於“水莽草”的故事。講述一個姓祝的書生,路途口渴,巧遇賣茶美麗少女,買茶一杯飲下,頓時腹痛難忍,中毒身亡。原來此茶是用水莽草泡的。祝生死後,變成了“水莽鬼”。但他不肯找“替身”害人,反而救助了許多中毒之人。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記載:“莽草,又稱芒草,鼠草。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生長在滇南者花紅,呼為火把花;生長在嶽陽者謂之黃藤。如入人畜腹內,即粘腸上,半日黑爛,又名“爛腸草”。

 

湖南嶽陽有座“黃藤嶺”,漫山遍野長著雷公藤。當地人輕生時,只需服下六、七枝雷公藤的嫩芽,就魂歸西天。十幾年前,有位被麻風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青年,特地找到此山,采了一把雷公藤,煎服一碗,想以此了結生命。不料服後上吐下泄,昏睡了一天,不但沒有死,反而全身輕快,病痛去了大半。這個“絕處逢生”的故事傳到某麻風病防治院,醫生因此受到啟發,於是試用雷公藤煎劑內服治療麻風病,獲得成功。

 

古代十大毒藥之雷公藤,卻是抗腫瘤療風濕良藥。又叫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味苦、辛,性涼,有大毒。古代戰亂有人用其屠城,可見其毒性之大。雷公藤是一種劇毒藥物,尤其皮部毒性極大,使用時應嚴格剝凈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樹縫中的皮分。

 

祛風濕,通絡止痛,解毒。主治風濕痹痛,歷節風,周身肌肉筋骨頑痛,遊走不定,關節腫痛強直,屆伸不利,以及喉痹、痛瘍、療瘡、麻風、痒疹、丹毒、毒蛇咬傷。現代用治類風濕關節炎、軀體神經性痛、紅斑狼瘡、腎炎、麻風、銀碼病、白塞病等疾病。

 

雷公藤的功效很多,它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腫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用於濕熱結節、癌瘤積毒,臨床上用其治療麻風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有抗腫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與其他祛風濕藥物配伍應用。應須謹慎。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