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
Continue reading作者: wbl72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佛告訴比丘們:「人有四種因緣,愛著的程度有輕有重,但一旦起了貪愛心
Continue reading柳盧睦族
唐朝時候,有一個姓盧的女子,從小就深受聖賢教誨的影響。在她七歲的時候,已經能懂得《詩經》的經義。 長
Continue reading文殊菩薩善巧度化外道
在說法會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向舍利弗說道:「我曾經見過文殊師利童子的度眾教法。那時,佛在毘舍離庵羅樹
Continue reading句踐嘗膽
周朝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戰事連連,其中吳國和越國毗鄰而居,因相互交戰而結下了世代冤仇。 當越國的王
Continue reading善慧菩薩的下生因緣
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時,提播婆底城的燈照王以正法治理國家,人民生活安穩而豐樂。燈照王的太子普光,出家成就
Continue reading滄浪之水濁兮 — 雲敞葬師
漢朝雲敞,字幼儒,平陵人,他師從一代名儒吳章學習儒學,對老師非常地尊敬。吳章是《尚書經》的博士,
Continue reading身心安樂之行
昔日,佛陀曾經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這世間有四種修行人,是哪四種呢?第一種人是身安樂
Continue reading趙孝爭死
八德故事 — 悌篇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趙孝的人,字常平。他有一個弟弟叫趙禮,兄弟兩個人相處得
Continue reading季札讓國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讚美為「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