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淨界法師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
Continue reading
文/淨界法師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
Continue reading文/大安法師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
Continue reading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羅陀比丘請示佛陀:‘世尊,所謂「眾生」者,何以
Continue reading文/淨界法師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首先,我們先講到它的作用。這個眼入的見的功能
Continue reading文/淨界法師 我講一個小故事,把十行作總結,故事出自於坐花志果: 有一個人叫陽羨生,陽羨是一個地方的
Continue reading昔日,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們精勤修持苦行、著糞掃衣、行乞食,
Continue reading文/淨界法師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生死業力。其實
Continue reading文/淨界法師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兩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個隨時隨
Continue reading文/淨界法師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至少內心要有一點善根:
Continue reading文/耀行法師 《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