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治療                 洪淑英醫師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疾病,常造成痛經、月經失調、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其不孕症的比例甚至高達三分之二。就疼痛來說,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70%有經痛,25%有慢性骨盆腔疼痛或深入性的性交疼痛。其它的症狀與病灶發生的部位有關,如影響膀胱可造成頻尿或經期之血尿、若影響直腸則可能有便意感或經期之便血等。臨床上的出血或疼痛,若與經期有關都要懷疑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

何謂子宮子宮內瞙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其成因相當複雜,大致是因月經逆流、免疫系統異常、基因缺陷或因血液淋巴系統傳送,致使子宮內膜組織轉送至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子宮直腸間的凹陷處,甚至附著在肺部、淋巴結等處而造成。常見者如長在卵巢內形成“巧克力囊腫”,或附著在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症”。它會破壞女性的生殖系統,而且有轉移、復發和很難痊癒的特性。它可能是終身性的疾病,如影隨形的“疼痛”和“無後”的陰影令許多患者無法釋然,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重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工作、甚至影響我們對生命的觀點和看法。

根據此病的臨床表現,乃屬中醫“痛經”、“癥瘕”、“無子”、以及 “月經不調”等範疇。

中醫病因

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異位的內膜有周期性的出血,蓄積於局部,並引起其周圍組織纖維化,此為“離經之血”,稱蓄血或瘀血。其病位在下焦、胞宮、胞絡為病。其致病原因多在患者體質虛弱,尤其“先天之本”之腎虛的前提下發生。腎虛則氣行無力,造成氣虛血滯血瘀,而引起痛經、月經失調、不孕、性交痛等症。

臨床表現

1.痛經:特徵為繼發性和漸進式加重。多數患者於初經最初幾年內無症狀,繼後出現痛經,逐年加劇。疼痛位於下腹及腰骶部,可放射至肛門、會陰、陰道及大腿內側。疼痛常於經前1~2天甚至周期後半期開始,持續整個行經期,一般於經期第1天最嚴重,後漸減輕,至經後消失。多為下腹脹墜痛,嚴重者輾轉不安、噁心嘔吐、腹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難以忍受甚至暈厥虛脫。盆腔病變較嚴重時,可出現經常性下腹痛及腰骶部疼痛。

2.不孕:4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伴不孕。不明原因的不育婦女腹腔鏡檢查,發現20~35%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不孕機會幾乎為正常人的20倍。

3.月經失調: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常表現經期延長、月經後期、經量增多等。

4.其它:異位內膜位於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或陰道直腸隔處患者,多有性交痛和肛門墜脹感、時有便意;於腸道則有腹瀉、便秘、經期排便痛、甚至周期性便血;位於膀胱則有周期性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