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丐飛空

佛眼平等視眾,佛心平等運作,佛恩平等施濟。

世尊在舍衛國祇陀太子園,說法度化人天大眾。每天日中一食,但是不自備食物,而是用托缽的方式,不論富貴貧賤,智愚賢否,恩怨親疏,悉皆捱家捱戶行過,平等受施,讓大家得到平等種福的機會。

世尊率領弟子入城乞食的時候,有五百位乞丐,常跟隨在如來身後,希望能分得餘澤,免受飢苦。這樣子經旬越日,一直也不曾有空無所獲的時候,眾丐由慚愧而生起厭惡,作領袖的,告訴大眾說:「我們罪苦之人,雖然目前依賴聖賢僧福力,稍延殘命,但是將來久遠的苦事,還多著呢!」眾丐都醒悟,齊聲合說:「那我們何不向佛求道出家,如法修行!」

這五百丐眾,同發道心,無一異議,便在次日,一起來到祇園,恭敬禮佛,而白佛言:「如來出世是千載難逢的際會,我們生在下賤,蒙恩不棄,一任追隨,幸而得延微命,現今我們志在出離,求作沙門,不知世尊,慈許否耶!」

世尊說道:「我法清淨,不分貴賤,譬如淨水,能洗諸不淨。不分老少賢愚,一經法水,洗污成淨,等無差異。」

世尊應允說:「汝等善來!」於是鬚髮自落,法衣被身,佛為說法,如鑰投鎖,心開意解,貪瞋癡惑,諸漏斷盡,於是五百羅漢,從乞兒中出。

一時國中的豪貴長者,及諸民眾,聽說這輩乞丐,出家學佛,都起了慢心,相互說道:「今後,若我要修福業,請佛及僧,恭敬供養,但是這些下賤乞人,怎可來坐我的床席,用我的食器!」

祇陀太子,敷設供具,要供養佛及僧,特遣使者傳話:「惟願世尊及比丘僧,明天接受供養。但是新才皈依的乞兒比丘,並未備座位,請勿隨同前來。」

隔日,食時將至,佛告乞兒:「今天的應供,你們不在邀請之列。你們可往北鬱單越,取自然成熟的粳米,再到他家,隨意安坐。」(鬱單越,在四大洲中福報最大,年齡均享千歲,衣食天成,不用操作。)

於是乞兒比丘,如命北往。運起羅漢神足,一剎那頃,到達北洲,各各取了天成的福食。托缽歸來,威儀超群,世所罕見,乘空而來,五百成隊,一字排開,如雁王飛,到了祇陀太子家,隨次而坐。各各開缽,吃自備的食物。

祇陀太子,見眾比丘,神變超卓,前所未見,乘空飛來,自在入座,所食之物,香美無比,敬白佛言:「世尊,此諸聖賢大德,威神巍巍,眾相具足,甚可欽敬,是從何方而來,惟願如來,為我說其本末因緣。」

佛告訴祇陀太子:「善心諦聽。本末因緣,我今為說:這些比丘,正是昨日你所不肯邀請的。我及眾僧,來應太子請,此諸比丘不在應請之列,是故往北鬱單越,取自然成熟的粳米,作為福食。」

太子聽了,生大慚愧,懊惱自責:「我何等愚癡,不別凡聖,竟致如此!」接著又說:「世尊功德,難可思議,國中乞兒最為下賤,一旦沐恩,稟受清化,速得證真,既受現生安樂之福,又獲永世無為之樂。如來出世,度盡苦人,不遺餘力,不知他們在過去生,曾種何福,能遇如來,一律得度,又造何等錯咎,從下生以來,乞食自活,困苦至此,願世尊慈愍,幸為開示。」

佛告祇陀:「過去久遠無量劫中,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國,國有仙山,往昔有佛、獨覺、五通仙人等,多住山中,是故此山,名為仙山。某年大旱,天久不雨,無法種植。有一長者,名散檀寧,其家鉅富,財穀無量,因而常修供養,奉給大眾。

一回,有一千位修行人,來到長者家,說:『我們住在仙山,值此大旱,無以乞食,長者如能給食我等,那我們便可常住此山,若不能,則我們當往他處去。』   長者便問藏監:『現今我們府倉中藏米,足夠供養這些大士嗎?』

藏監說:『可以隨時請供,所藏穀食,饒足應供。』長者於是留住這一千獨覺聖者,恭敬供養。又沒多久,住在仙山處的,尚有千位獨覺,因無食可得,也來此處,求得施捨。長者又問典藏:『我們所藏穀米還有多少?現今更有千人,也要設供,不知能成辦否?』

典藏的人說:『所存的穀食,想必足夠,若要設供,隨時皆可。』於是長老,便請來五百位親信,專管設供飲食諸事,這五百人受命執辦,最初還頗為勤勉,大家相安無事。但是經年累月,就生起了厭煩心,埋怨道:『我們這批人,所以這樣辛苦,還不是因為有他們那群乞兒的關係?』

散檀寧長者,設有專人一位,告知大眾:『吃飯的時間已到,不要耽誤了時刻!』  這人養了一條狗,每要去通告大眾時,狗都跟著一起去,就這樣習以為常。忽而有一天,這人偶忘了職責,沒去報時。而小狗時間到了,竟獨自前去,向諸大士高聲而吠。諸獨覺佛,聽到狗吠,知是來請食的,於是一齊到長者家。

他們用齋完畢,就告訴長者說:『今天會下雨,請趕快通知農民,準備好用具,以便播種。』長者聽了,便令農夫出動農具,努力耕種。大麥、小麥、米穀、豆類、瓜果、蔬菜,一切所需,儘量廣種,天果然降了甘霖。一時歡聲雷動,經過幾個月,所種植的穀物都豐收。每個倉庫都藏積盈滿了。又把多餘的分給一切大眾,於是全國大眾等蒙恩澤。

這時這五百位廚下工作的人,良心忽現,交相說道:『現今的收穫,可說是蒙受上天稀有的恩惠,實在也是受了那些大士的恩,唉!我們以前為何要惡口罵他們呢?』於是到大士的住所,向他們至誠懺悔。大士接受了他們的悔過,這群人並且發願:但願我等諸人,在未來世,能值遇聖賢,受慈濟恩,等得解脫。

由於造了口業,已經五百生來常作乞丐,受大苦厄。又因肯悔過,又立了誓願,所以今生能遇佛世,得蒙拔度。太子可知,當時那大富貴的散檀寧長者,豈是別人?正是我的前身,而那五百位作食之人,正是今天的五百阿羅漢是也。」

這時在祇陀園與會的大眾,見了五百阿羅漢的神變不測,感念佛的功德恩澤,剋心精勤,有的證初果、四果、又有專修獨覺,復有發心求無上菩提的,大家歡喜踴躍,頂受奉行。(賢愚經)

五百乞丐,何其有幸!值佛世而能立得出離,此固然是過去生的善根因緣成熟,而最初「知苦」一念,實為一大轉關,「人必知苦而後能出苦」,旨哉斯言!而吾人在生死海中沉浮輪迴,勸發菩提心文中說:將大千世界,碎作塵點,難窮往返之身,舉四海波濤,合成數目,無法計別離之淚。此事誰見誰聞?此理誰知誰覺?此苦可願出離?

 

臉書留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